电话:020-66888888
聚焦质量发展|武汉:“体育+”赋能产业融合,
作者: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13 11:32
新华网武汉11月12日电(梁建强 于凌云)金秋期间,江城武汉再次因一场国际盛事而备受瞩目——随着2025东风·蓝图汽车武汉网球公开赛拉开帷幕,“2025武汉体育金秋消费季”同步启动。 “消费季”依托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女足亚冠联赛等赛事资源,推出系列活动,同步发放数千万张线上体育消费券,促进全民享受运动、消费。 “春天有马匹争先,夏天有渡河渡浪,秋天有武术比赛,冬天有冰雪体现豪情。”武汉夫人以“体育+”为笔,走出了一条“赛事引领、群众参与”的特色之路。“创新、产业、融合、象征”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图景,让体育不仅成为市民生活的“新趋势”,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构建赛事经济,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 赛事经济不仅带来门票、赞助等直接收益,还与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相关领域联动,产生强大的拉动消费效应。近年来,武汉承办了多项国际赛事,武汉体育的W(世界级)、C(国家级)、汉(城市级)品牌赛事体系已较为完善。 数据变化:2023年以来,武汉共举办各类赛事338场、各类赛事13308场。影响力不断扩大,“赛事名城”地位逐渐显现。 图为2025年武汉马拉松赛现场。图片由汉马组委会提供g 委员会。 2023年,以汉马赛马为契机,武汉首次推出“体育消费周”活动。围绕“动起来,买精彩”的主题,设置了体育投资大会、体育发展峰会、消费博览会等六大板块。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30万人次参与,带动交通、餐饮、购物等相关消费超过2亿元,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响。 乘势而上,武汉让“赛事+”效应持续发酵:2024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复赛之际,“体育金秋消费季”同时启动。活动带动经济总量超过54亿元,增加税收1.6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6万多个。武汉入选国家“计划生育总局”首批国家实践案例大力发展体育经济和体育用品制造业”。 如今,2025年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赛事消费活动直接带动消费近1亿元,间接拉动消费近2亿元。 从“孤独现场赛事”到“体系化运作”,武汉以“十五五”为规划,从主体培育、场地优化、场地运营、产业协同等维度发力,让赛事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供给优良,需求扩大,开创体育消费新局面 体育热度不仅可见于国际赛事的高光时刻,也隐藏在市民家门口的体育场景中。 即使不能亲临“汉超联赛”,社区五人制足球比赛依然精彩夜晚的洪山区智慧体育公园,灯光下的汗水和欢笑是对“全民运动”最生动的诠释。 该体育公园占地184公顷,采用OEPC“运营-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由国有区属武汉浩然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该公园将于2023年12月开业,将设有篮球、网球、足球、羽毛球、游泳等场地和器材。还将引进“体测仓”、“健身仓”等智能设备,融合大数据技术,为公众提供健康监测和健身指导。 图为承办首届湖北省数字体育产业创新大会的智慧体育园区美好燃烧瞬间。新华网发 童宇 摄 今年1月至10月,公园举办群众性活动25起。 6月起推出的“夜操·夜练·夜赛”系列夜间体育活动,伴随“三夜派对”,融入音乐和市集元素,有效激活城市“夜经济”。 据介绍,洪山区以好燃时刻智慧体育公园为模式,全力打造“好燃时刻”文化体育品牌。通过公园绿地、废弃工厂、桥下空间等资源再生,建设运营9个体育主题公园,品牌首次实现规模化运营。 武汉从政策支持、实体孵化、项目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持续优化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当前,武汉正在组织实施城市更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综合体育服务项目建设,推动城市更新。变“体育用地存量”为“项目增量”,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截至目前,武汉市体育场馆总数已达45773个,涵盖96种类型,总面积4423万平方米。人均运​​动场地面积预计增至3.21平方米,“12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 2023年启动的武汉全民健身中心升级改造工程二期工程近日竣工,“塔子湖体育消费中心”精彩亮相。该项目位于江岸区后湖区黄金地段,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集时尚运动、体育用品销售、体育科技、运动技能培训、体育俱乐部、食品六大业态于一体。能够充分满足多元化、高品质的体育消费需求,成为武汉体育消费的新地标。做强链条、做大链条、组织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壮大、成长壮大 体育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体育本身。武汉以赛事为引擎、资源为支撑、场所为载体,将“城市经营”理念融入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体育+”多业态融合路径,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体现。 探索“体育+金融”,武汉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场馆运营、制造业升级等专项信贷力度;创新推出“中国银行体育贷”,为中小微体育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融资;通过“通”促产业融资“商业银行+投行+投资”模式,支持潜力业务增长;探索体育产业资产证券化,将赛事转播权、门票收入、运动员合同收入等资源转化为金融产品,提供新的体育资产”。 多重效益 有利形势下,武汉培育了3家“双速增长”企业和10家行业领军企业。武汉浩康、轻功体育等制造企业蓬勃发展;自主高明兰光电科技风光已跨入国际一线品牌行列,实现了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兴井伟武、车谷体育场等体育、文化、旅游、商业融合的标杆企业纷纷涌现,为行业注入多元动力。试验性发展。 图为汉马线东湖绿道段颇具吸引力。图片由汉马组委会提供 探索“体育+文旅”,武汉让“运动”与“观光”同向发展。资助“体育+文旅”深度融合的赛事活动,推动景区、商圈、社区体育发展;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东湖智慧赛道、汉马成功入选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让“赛事旅游”成为武汉新名片;武汉体育教育中心立志打造湖北首个体育主题4A级景区,汉南通用航空机场规划建设航空体育综合体,新洲区凤凰鹭芽休闲小镇、东湖高新区左岭文体中心、龙山湖运动营旅游等重大项目。 照片显示的是2025武汉体育消费展现场。图片由汉马组委会提供 武汉通过拓展“体育+商业”,打造消费“全链条一体化”场景。体育消费周、金秋消费季等活动,串联起“体育、美食、欣赏、购物、旅游、会展”六大主要业态。武汉体育消费博览会链接“汉体育”线上平台,携手全市八大商圈,实现“赛事导流-商业承接-文化赋能”全链条融合。 武汉逐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体育、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道路,持续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产业潜力的意见》武汉市体育局局长雷立军表示,武汉将持续深化“体育+”战略,建设“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推动体育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我国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武汉样本”
电话
020-66888888